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星辰旅讯 > 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游学”可磨砺出青年人坚强意志,培养出独立思考品格
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游学”可磨砺出青年人坚强意志,培养出独立思考品格
来源:星辰在线 | 作者:记者 罗建勋编辑:刘琛值班主任:谭芳值班编委:王重浪 | 2024-05-27

  ( 5月25日,长沙乐之书店开福店,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围绕“游学”话题侃侃而谈。)

  (纪红建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生、阅读推广人以及青年学生代表等嘉宾畅谈游学的意义。)

  星辰在线5月25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罗建勋)“在不知所措时,走到生活中去,在行动中磨练意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便是《游学•1917》对当代人的启示意义。”5月25日,长沙乐之书店·开福店(长沙图书馆一楼),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围绕当下热门话题“游学”与长沙书友侃侃而谈。

  1917年7月,尚在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趁暑假时间,与萧子升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行程九百余里。两人不带一文钱,沿途接触城乡各个阶层,了解风土民情,获得许多新鲜知识。这次游学,是毛泽东第一次相对完整、持续时间较长的游学经历,对毛泽东此后的调查研究,其思想的成熟乃至革命路线的选择都埋下了深远的影响。

  星辰全媒体记者在活动现场翻阅了解到,面对伟人毛泽东这一宏大的命题时,由纪红建创作、湖南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游学•1917》一书并没有展示毛泽东的其他事迹,而是选择了毛泽东的青年时代。1917年,毛泽东游学的时候,正是他们那一代青年在迷茫与黑暗中苦苦求索的岁月。受新知识、新思想的影响,他们都是胸怀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但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都还处于过渡期,还在改良阶段,有矛盾、纠结、困惑、徘徊。但对于毛泽东那一代青年,迷茫已经并不可怕,学会实践和探索的正确方法,一定可以从实践中找到未来和方向。

  (长沙书友读者齐聚一堂,聆听嘉宾游学亲历感悟。 ) 

  (纪红建为读者签名留念。以上图片均为星辰全媒体记者罗建勋/摄)

  纪红建表示,在游学的实践中,毛泽东磨砺出了坚强的意志,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品格,更立志为当时的中华民族探索未来前行的方向。毛泽东后来写下《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一系列文章,最终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这些与他早年游学经历中,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生活处境的细致观察密不可分。少年强,则国强。从1917到2024,正是一代代青年人背着行囊进行学与思的奔走,承载着起一个国家永续强盛兴旺繁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