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1月,长沙市文联开展“党建引领 文艺赋能红街清水塘”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四十余名作家、摄影家、篆刻家走进“三湘红街”清水塘街道,用笔触、镜头、刻刀记录清水塘街道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貌,以更生动地传颂红色精神,更好地擦亮长沙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三张文这化名片。
(清水塘208号。图片由清净闲人/摄)
清水塘 208 号,是一个书店,正对着长沙市一中前门。在那一排时而熙熙攘攘、时而冷冷清清的门面里,它显得颇为普通。抬头望去,能看到写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科学备考一套,53 就够了”的标语;店长推荐处则写着:“让每一位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读书使青春展翅”。书店面积约摸20平米,中间摆放着两个书架,空行处仅容两人侧身而过。刷着黄漆的木格紧贴着墙,高高地一直延伸到房顶,稍矮些的柜台也做成了书格,挤挤挨挨放满了书。放不下的,用几个凳堆到门边上。还腾出小块地方摆放文具,最上方一排插着五星小红旗。老板娘戴副眼镜,能看到镜片后笑眯眯的眼睛。她站在柜台里,模样十分斯文。
考入中南大学、称呼老板为“波哥”的学生,写下了自己第一次到一中就读时走进这家书店的感受。他怀念那个总是更新的小木板书讯,记得每晚 11 点后书店仍亮着的那一抹光亮,还有临近高考时波哥给予他考 700 分的美好祝愿……对这条街而言,这个书店就如同耶路撒冷的那面墙一般,深深印刻在一中学子的灵魂深处。有位考到清华的学生提到,老板的热情、善良与美好,让他在一中的三年时光充满快乐;末尾,他画上一个年轻人手捧一个“爱心”。
哦,这家书店名为中国国家地理读书服务中心,白底红字的招牌右上角写着“解忧书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唯有听剧?唯有退休?唯有暴富?唯有说“不”的能力?……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会有很多广告式的回答、调侃的话语或美好的梦想。我问书店主人李波总何以解忧,老板娘接过话茬说道,可能是因为和同学们很聊得来。当这些大孩子们遇到困扰、不开心,有矛盾或者空闲的时候,他们喜欢和她先生聊天,而先生也非常乐意倾听,会站在他们的角度、立场去开导他们。招牌上加上“解忧书屋”这四个字,多半也是因为同学们在这次新做招牌时出的主意。这么多年来,为人解忧已然成了书店的习惯。孩子们都记得,遇到困难时,没带手机却要买书,或者急着进教室,就会请老板帮忙发信息给家里付款。着急用钱,比如吃饭没钱的时候,老板也很乐意慷慨解囊,先借给他们,之后再让他们还回来。何以解忧?他或许并不知道,他其实给予了别人更多的答案。明信片上有学子写道:“他体谅我的一元钱,每次借书还允许我赊账”。考入北京大学的小伙子说,他喜欢那个叫他们“宝贝”的书店阿姨,有一回阿姨还送了他两个“中国国家地理”的漂亮书签,让他在一中的开学季无比开心,他在明信片结尾写道:“因为这个书店,宇宙无限温暖浪漫”。
(学子的信。图片由王绵/摄)
听讲解说,去年这家经营了二十来年的书店差点关门停业。由于网络平台的兴起,书店销量下滑,同入实体经济的下坡路而难以为继,还因为房租的到期,一直犹豫续租与否。可是学子们舍不得。有人给老板留言、发信息挽留,甚至询问是否可以众筹、合伙经营。有的以为书店真的会关门,跑回来站在书柜前打卡留念,和老板合影。还有一位带着爱人挤进来拍婚纱照……明信片纷纷寄来,一张、十张、四百张……其中有一张从北京大学寄来的,上面粘着一片红叶,叶片上写着:永远喜欢,叔叔莫走,有一天我还要来。”就这样,被温暖到的书店不走了,选择继续经营。
(学子的信。图片由王绵/摄)
我盯着书店墙面挤出一线空处挂着的条幅看,只见红底上写满了钢笔签名:李凌峰,北京大学;陈黎,慕尼黑大学;严正明,中国人民大学;蔡亦涵,国防科技大学……签名有成百上千吧,密密麻麻。正好碰到一个学生来找书,我随口问他,远走之后还会回来吗?他回答说,会的,因为有感情,因为这里就像灯塔。
(作者杨明乐,系长沙县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