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9月17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葛磊)在益阳桃江的万顷竹海间,沉浸式楚风竹宴剧场《竹海幻境》悄然走过一周年。这一年,它用不足“大制作”的体量,却收获超出预期的反响:演出超400场,接待观众8万余人次,带动桃江旅游收入超千万,相关话题全网曝光近2亿。
近日,《竹海幻境》以“宴请天下美人”为主题举办周年庆典,并获大世界基尼斯“数媒体矩阵最大的山间剧场”认证。它没有依赖宏大奇观,而是以“小而美”的情绪共鸣与文化密度,为沉浸式文旅开辟了一条新路。
(《竹海幻境》以一场竹村少女的及笄宴为引)
“小而美”才是文旅破局最优解
在传统文旅项目普遍面临“大而空”“大而同质”的困境下,“小而美”成为一种精准回应——它不是体量上的“小”,而是价值逻辑的重构:通过更轻量的投入、更精致的叙事,实现更高的文化浓度与情感连接。
导演李彦及其团队是这一路径的典型代表。他们摒弃“大而全”,转而捕捉“一人一画一句诗”中的文化灵光,在微处见宏大,于情感中见深度。《竹海幻境》从《楚辞》中提取“香草美人”意象,以一场竹村少女的及笄宴为引,借助182台投影与全息技术,构建出一个可步入、可沉浸、可感知的楚风世界。
(《竹海幻境》从《楚辞》中提取“香草美人”意象)
“演+宴+剧”重塑县域文旅焕新体验
与传统县域文旅“有景无魂”“有过夜无记忆”的痛点不同,《竹海幻境》通过“行进式+坐定式”观演融合、“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五感贯通,真正让观众成为“宴中宾”“剧中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技术实现与运营效率。整个剧场仅需一名技术人员通过一键播控系统调度全场,极大降低人力和运维成本,使“文化+科技”不是堆砌设备,而是真正服务于体验与运营。
(《竹海幻境》公开征集《楚辞》灵感菜单)
文化创意赋能新场景消费
《竹海幻境》成功将“看景”转为“入戏”,将剧场扩展为消费场。香草宴席、市集手作、换装体验等环节不仅延展了游客停留时长,也提高了客单消费。更进一步,团队以《楚辞》为世界观基础,将IP角色融入动线设计,让“文创”不再是纪念品,而是剧情的一部分。
目前,剧场正面向公众征集《楚辞》灵感美食,入选作品将进入正式菜单,未来还将开放“曲水流觞宴”体验,持续强化剧与宴、内容与消费的闭环。
(文创赋能植入剧情。均为剧场供图)
“幻境系列”IP的多元实践
《竹海幻境》并非孤例。在李彦的实践中,“小而美+沉浸式”已延伸出多个形态:
· 《德夯幻境》打造5D苗境喜宴剧场;
· 《今上岳阳楼》以诗境剧场复活千年名楼;
· 《洞庭幻境》以“展研演宴”模式升级博物文旅;
· 《恰同学少年》重现“觉醒年代”的青春热血。
这些项目体量“小”,但格局不“小”;叙事“微”,但共鸣不“微”。它们共同回应了一个关键命题:文旅内容的价值,不在于投资多大、场面多恢宏,而能否真正唤醒人的情感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