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之夏,万物生长。生命在纵情奔跑,文旅在活力绽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长沙举行,让千年文脉在星城焕发新生;央视重磅聚焦走马楼简牍,在长沙“牍”懂三国市井生活;端午假期“乐游长沙”持续升温,景区大客流探讨“疏堵”良方;文博场馆特展荟萃,从长江文明到璀璨艺术,开启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剧场内外好戏连台,传统戏剧与现代演艺碰撞出艺术火花;对外交流推广步履不停,长沙故事正以多元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长沙举行,“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开幕
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主场城市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红兵出席。“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开幕。该展览于6月14日至10月12日在长沙博物馆举行,以长江为舞台,以文物为角色,以文明演进为主线,通过200余件(套)各类珍贵文物,对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贡献进行系统挖掘和全面展示,让观众感受长江与黄河一同塑造出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期间还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主题论坛、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学者、文博及相关行业的代表齐聚长沙,展开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推动文物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与永恒魅力。
【央媒聚焦】
央视一套聚焦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6月22日晚8点,CCTV-1,一场穿越千年的“三国市井生活直播”开启——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第九期重磅聚焦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节目首次揭秘中国最早的“三联单”合同、成批出土的吏民家书,并戏剧化还原基层小吏“孙仪”的日常。通过一位普通县吏的视角,演绎1700多年前发生在临湘地区的历史故事。播出后反响热烈。“你见过最冷门的姓是什么”登上当日热搜榜首。与此同时,依托全国三分之二简牍储量的底气,湖南正全力推动建设“中国简牍中心”,让原本沉睡地下的近20万枚竹木牍,成为照亮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光芒。
龙洋:长沙真可谓是一座简牍宝库
6月29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探秘岳麓秦简。岳麓秦简中有大量关于秦代律法、吏治相关的珍贵文献,展示了中华先民构建文明秩序的历史图景,这些竹简对秦汉史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央视主持人龙洋评价:长沙真可谓是一座简牍宝库。
【文化交流】
吴桂英率长沙市代表团访问法国、沙特阿拉伯加强文化交流 深化文明互鉴
6月18日至2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率长沙市代表团先后访问法国、沙特阿拉伯。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今年将在长沙举办。吴桂英与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就中法人文交流进行深入探讨。双方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加强文化交流,是增进理解信任、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愿通过更多对话交流,深化文明互鉴,加深彼此友谊,共创美好未来。今年是首个“中沙文化年”。“一个字让你爱上中国”湖湘文化主题沙特展活动在利雅得举行。吴桂英与沙特政府机构、协会、基金会、高校代表及各界人士共同观展并体验汉字艺术互动,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更好构筑“民相亲”“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专题调研】
吴桂英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
6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这一主题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吴桂英先后来到长沙滨江文化园“寻·长沙”剧场、杜鹃花剧场,宏瑞文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方实验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扎实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走深走实。
【乐游长沙】
端午近五百万游客“嗨”游长沙
今年端午假期,长沙围绕“来屈贾之乡 品文化盛宴”主题,策划非遗体验、文博展览、文艺演出、亲子活动、国潮游玩等五大板块52项活动,助力“端午经济”持续升温。统计数据显示,端午假期长沙市共接待游客498.78万人次,同比增长27.41%;游客总花费29.9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79%。
湖南文旅聚焦景区大客流难题,研讨“疏堵”良方
为提升热门景区旅游高峰期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6月5日,全省大流量景区高峰时段优化客流管控与提升游客体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在长沙举办。会上印发了《大流量景区重要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优化客流管控提升游客体验五项机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出席活动并强调,要把大流量景区客流管控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核心环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干预,及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要把客流管控作为服务能级跃升的重要契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景区从“能接待”向“接待好”转变,实现科学管控与服务跃升相得益彰。要把客流管控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持续创造优质的游客体验,真正建立起具有吸引力强、忠诚度高、附加值大的景区品牌形象。
【特展荟萃】
长沙简牍参展“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
6月6日,“家国信史——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盛大启幕,本次展览汇聚了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简牍文物,共计220余枚简牍及20余件(套)相关文物首次集中展示,内容涵盖战国至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长沙简牍博物馆精选33件(组)珍贵文物参展,其中,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嘉禾吏民田家莂”系统记录了孙吴政权对长沙郡的赋税管理,堪称古代基层治理的“数据档案库”;渔阳墓的漆木器则以鲜活笔触勾勒出汉代生活百态。这些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湖湘文化与荆楚文明血脉相连的纽带。“
石上流泉”罗光磊篆刻书法作品展开幕
6月7日,由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指导,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西泠印社主办,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石上流泉——罗光磊篆刻书法作品展》在长沙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精选罗光磊先生1985至2025年间创作的124方篆刻原石及数十幅书法作品,全面展现其艺术探索的丰硕成果。尤为珍贵的是,罗光磊先生将50件代表作品捐赠长沙美术馆永久收藏,为星城文化宝库再添璀璨瑰宝。
“星垂平野阔”长沙非遗精品展开展
6月13日-15日,主题为“星垂平野阔”的长沙非遗精品展在长沙滨江文化园景观塔开展,展览集长沙非遗之大成,汇集了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品匠心之作,用创新创意诠释“传统即潮流”,为市民游客呈上一场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饕餮盛宴。
“立也用意——李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特展”开幕
6月14日,为纪念李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立也用意——李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特展”在长沙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立也用意”为主题,展出了李立早、中、晚三个时期百余件文献、篆刻及书画作品,其中许多珍贵文献和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学术价值,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8月14日。
【多彩演艺】
六月燃情:杜鹃花剧场演出点燃文化热潮
长沙滨江文化园杜鹃花剧场六月演出精彩纷呈,共计上演了7场风格各异、精彩绝伦的演出,涵盖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民歌演唱、非遗展演以及文化惠民等多种类型,通过演出,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舞蹈、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信。
戏曲专场演出:传承戏曲薪火
6月2日,“传艺传心传薪火”长沙青少年宫小杜鹃艺术团戏曲专场演出在杜鹃花剧场精彩上演。这场演出汇聚了湘剧、京剧、花鼓戏、豫剧等多种传统剧目,不仅展示了小演员们的戏曲才华,更传承了戏曲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戏曲的薪火在青少年中得以延续。
民歌几好听专场演出:唱响天籁之音
6月5日,长沙“群文之夏”湖南民歌几好听——非遗传承数字系列音乐会在杜鹃花剧场激情唱响。这场演出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民歌歌手,他们用质朴而深情的歌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歌盛宴。这场演出让观众领略到了民歌的独特魅力,也让大家对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非遗展演:彰显文化底蕴
6月13日,“青蓝共咏 长沙有戏”——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在杜鹃花剧场举行。舞台上,从威风凛凛的武生到婉约动人的花旦,青春的面孔与古老的戏曲行当相映成趣。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民族民间舞蹈专场:舞动民族风情
6月21日,“艺韵三湘•舞彩星城”民族民间舞蹈专场晚会准时拉开帷幕。这场晚会汇聚了多个民族的经典舞蹈,堪称一场民族舞蹈的大联欢。现场,《火塘边》《傩•沐月》《归•盼》等获奖佳作,更是将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推向了高潮。这些作品不仅在舞蹈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更在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上有着深刻的挖掘,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文化惠民专场演出:共享文化成果
6月22日,“夏之恋”文化惠民专场演出在杜鹃花剧场欢乐上演。这场演出以“文化惠民”为宗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寻长沙》剧场常态化演出
《寻长沙》文博风物艺术幻境6月份共演出13场。该剧以《乐·她从长安来》《诗·我有方寸心》《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三个戏剧微剧场铺展精巧叙事,串联渔阳王后、长沙窑、朱张会讲等重大湖湘文化脉络,通过沉浸式光影交互与空间重塑构建文博风物艺术幻境,让观众都在虚实相生的奇妙世界里,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2025长沙草莓音乐节
6月1日-2日,2025长沙草莓音乐节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震撼开唱。2天16个小时,构建起10万平米的超级游乐场。草莓舞台、爱舞台、喜鹊舞台三大舞台音浪交织,36组嘉宾尽情演绎,绽放不同魅力。超5万乐迷为爱奔赴,共享这场音乐狂欢。其中外地来长观众占比66.2%(跨省占比41.5%),带动文旅商等周边消费近2亿元。
周笔畅2025巡回演唱会长沙站开唱
6月7日,《天呐!我怎么会变成这样》周笔畅2025巡回演唱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举行。周笔畅从《笔记》的青春回忆到《LUNAR》的探索,始终以“音乐先锋”姿态突破边界。巡演歌单不仅涵盖《毒蘑菇》《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等代表作,更重新诠释2024年双专辑中的曲目,通过四幕时空舞台,带观众穿梭不同维度的音乐叙事,重塑对爱的感知。
刘若英2025年「飞行日」巡回演唱会长沙站
6月13-15日,为期三天的刘若英2025巡回演唱会(长沙站)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二层圆满落幕。“后来”“原来你也在长沙”,“奶茶”刘若英演唱会加场举行,场场爆满。
2025陶喆世界巡回演唱会-长沙站
6月21-22日,华语歌手陶喆 “Soul Power ll世界巡回演唱会”首场在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举行,陶喆在暴雨中演唱经典曲目《找自己》,观众和陶喆“几乎被浇透”但热情不减。“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当下年轻人喜欢的追星方式。陶喆演唱会吸引了全国5.4万名乐迷奔赴星城。在粉丝经济加持下,场馆外的周边小摊排起长队,附近商场客流激增,极具长沙特色的城市限定周边产品表现亮眼,实现“演唱会+”火爆热潮。
长沙市杜鹃花青年戏剧大赛开赛
6月27日,长沙市杜鹃花青年戏剧大赛暨“百团百角唱潇湘”文艺院团竞演活动正式开赛,首场比赛为花鼓戏专场。本届大赛分为五个比赛专场,集结湘剧、花鼓戏、声乐、舞蹈、器乐、语言艺术等多个门类,首次联动“百团百角”文艺院团竞演活动,通过现场比赛与作品报送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边界,彰显长沙本土青年文艺力量的崭新风貌。此次竞赛特别推出演艺新空间专场,融话剧相声、小品、脱口秀、曲艺、快板等多元原创形式,推动演艺新空间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交流推广】
长沙召开入境旅游工作推进会,部署拓展国际市场新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湖南省入境旅游推进会议精神,积极抢抓国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6月9日,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召开长沙入境旅游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入境旅游工作,推动长沙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会上,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长沙在文旅人才培养、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根据携程集团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长沙入境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39.3%,长沙入境游客总消费同比增长38.81%。
办好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 共促中法文化交流——法国驻武汉总领事纪蒙田到访长沙
6月9日上午,法国驻武汉总领事纪蒙田到访长沙,与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就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筹备、推进文化合作交流、促进法国游客来长旅游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通过双向发力,双方在文化交流、推广等方面建立长期渠道。同时在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下,通过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吸引更多来中国的法国游客到长沙,感受汉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现代长沙的都市活力。
长沙文旅赴江西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6月18日至20日,长沙市文旅广电局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戏剧之乡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等地开展学习考察,深化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系统性保护利用与文旅产业发展,推进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展湘剧振兴及演艺空间打造行动,促进湘赣双方加强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地方戏曲传承推广及文旅融合等领域的交流协作,互学互鉴,共同探索文旅赋能城市发展新路径,为中部崛起文旅繁荣注入新动力。
这个六月长沙用文化厚度与城市温度交出了一份充满“湘”味的文旅答卷让我们循着这份精彩,共赴盛夏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