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洲城间,青春与梦想在此双向奔赴。
长沙,正以蓬勃的文旅产业生态与系统性人才政策,构建起吸引青年才俊的 “强磁场”。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城市,正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全国人才开辟出一条将专业理想与诗意生活深度结合的职业新路径。
在长沙,千年文物会“说话”,工业厂房变“课堂”,农田菜地成“爆款”——这里总有一个舞台,让青春的创意落地生根。
1.星城引力场:文旅融合的产业新图景
2025年,长沙文旅产业全面按下“加速键”:根据《2024年全市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长沙共储备文化旅游项目183个,计划总投资1181.29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的项目99个,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发展目标同步锚定——计划到202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剑指文旅经济新高度。
这一蓝图并非凭空而起:早在2021年,长沙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82亿人次,创下旅游总收入1926.44亿元的亮眼成绩。
如今,这座“顶流网红城市”正加速从流量场向人才磁场升级,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势能。
文旅+工业的硬核浪漫
在长沙,冰冷机械与人文温度碰撞出独特火花:
中联重科智慧工厂开放工业旅游通道,游客可目睹“钢铁巨人”的智能化生产过程。
三一重工18号厂房被誉为“最聪明的厂房”,成为机械专业学生朝圣之地。
铜官窑古镇重现唐代窑火盛景,机器人博物馆内机械臂挥毫泼墨,非遗技艺与智能制造在此交融。
文旅+农业的诗意栖居
城市近郊的田园综合体成为新晋打卡地,长沙乡村青年正用沃土播种希望,以非遗唤醒乡愁,让青春与田野共舞。
长沙开慧镇“我在开慧有丘田2.0”
乡村运营CEO易丹团队主导,推出“初恋田舍套餐”,整合菜地认领、田舍住宿、管家服务,152家单位认领带动消费600万元。
浏阳永安镇“耕地重生计划”移植机场扩建工程40万立方米沃土,打造1700亩彩色油菜花海;联合湖南农大设立教学基地,青年参与智慧农机管理、研学课程开发,文旅节十日吸引数万游客。
望城茶亭镇“四季花海经济”青年设计师谭剑打造“我爱茶亭”艺术装置,推动2.5万亩花海从“春季油菜”升级为“四季轮作”;“薯夫妻”非遗工坊由青年运营,带动红薯产业链年产值近千万元。
文旅+科技的奇幻之旅
当你在汉代宴席间执杯问礼,在宋代坡子街邂逅全息叫卖的小贩,在明代城墙上触摸数字火焰——长沙的三千年文脉,正通过字节与光影完成跨时空对话。
数字技术让历史从教科书跃入现实,更让青年成为文化复活的“超级连接者”。
湖南省博物院:穿越两千年的“生命艺术”盛宴
“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 运用CAVE全景投影与空间声场技术,1:1还原轪侯府宴饮场景,游客可通过交互式体验“执”虚拟漆耳杯参与汉代宴席,聆听AI仕女实时解说礼仪规制,观赏动态投影呈现的T形帛画升仙过程与素纱襌衣光影“重织”。
长沙博物馆:数字幻境复活三千年星城文脉
长沙博物馆“寻长沙剧场”通过全息投影、3D Mapping等前沿技术,将商周青铜文化、湘楚文化、汉长沙国、唐代长沙窑等历史元素融入其中,以《乐·她从长安来》《诗·我有方寸心》《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三个戏剧微剧场,构建起跨越千年的沉浸式文化幻境,让观众在虚实相生的奇妙世界里,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天心阁:古城墙上的裸眼3D史诗
《长沙烽火》光影秀在明代城墙投射2000㎡巨幅3D Mapping,以“火”为意象串联“楚汉焰起”“文夕之殇”“新城涅槃”三大篇章,通过全息火焰演绎吴芮建城史、数字废墟重现1938年大火场景、激光矩阵勾勒五一广场摩天楼群天际线,并采用LBS定位技术,使游客手机能接收所处位置对应的历史事件推送,打造 “行走的课堂”。
2.政策大礼包:真金白银的留才诚意
2025年5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留湘来湘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高校毕业生是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这一年,湖南高校毕业生预计突破52万人,如何将“人口流量”转化为“发展能量”,湖南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全景式政策覆盖
全景式政策覆盖。湖南以“全链条思维”重塑人才服务:
创业扶持:设立超5亿元创投基金,实施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
1.出台一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创业补贴政策: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给予优秀团队经费支持。
金融支持政策:个人创业贷最高30万,团队最高400万,风险由政府分担。
税收优惠政策:扣减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
2.设立一支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投资基金
设立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5亿元,存续期10年。
建立基金管理服务机制:社会资本共同孵化、接力投资大学生创业。
3.建设一批有特色、功能强的创业孵化载体
推进基地标准化建设:打造约20个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省级基地。
提升基地服务带动能力:科技创新资源向大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4.成立一个指导大学生创业的导师团
选拔一批高素质的大学生创业导师:挑选约500名代表,组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队。
优化大学生创业导师指导机制:创建“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室”,安排创业导师走进校园。
5.鼓励高校开设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支持高校推出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的创业课程。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构建项目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允许大学生休学开展创业活动。
强化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职称评定、离岗创业、课题研究、获奖激励等相关制度。
6.选树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
加强大学生创业典型挖掘与培养:每两年遴选一批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并建立跟踪培养机制。
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机制:设立一支规模为2亿元的首期公益基金。
7.推出一档大学生创业竞赛电视节目
塑造大学生创业高端节目品牌:湖南广电制作并推出《夺金2025》,该节目已在湖南卫视及芒果TV两大平台同步播出。
持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主题宣传:邀请国内主流媒体以及知名网络新媒体参与,营造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浓厚氛围。
扫码跳转《支持大学生留湘来湘创业政策汇编》
安居保障:新落户长沙博士享“6万购房补贴+3万租房补贴”(硕士3+2万),本科毕业生可领取1.2万元补贴。
就业服务: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击就业乱象保障职场权益。
长沙在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区设立“就业微市场”,如芙蓉区湖南米粉街的“求职便利店”、雨花区桃阳社区微市场等,提供岗位发布、求职登记、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居民可像“逛商超”一样获取就业资源。
长沙已建成28个社区就业微市场,累计服务超8954人次,促成就业1261人。
靶向式岗位供给
文旅行业释放海量机遇: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湖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留湘来湘系列行动启动
“才聚潇湘”就业见习计划:全年募集超3万个见习岗位;“湘才留湘”专场招聘:全省 “湘才留湘” 专场释放岗位3万余个,长沙文旅企业占比超30%(如中联重科智慧工厂、田螺庄园等);国企专项招聘: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年度招聘计划中,文旅运营岗占比达25%。
在5月10日的“湘才留湘”招聘现场,长沙展区排起了长龙。“政策赋能+文化传承+科技驱动+烟火生活”四大特色板块全方位展现长沙的产业活力、文化底蕴与城市温度,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技能体验与岗位对接的一站式服务。
这场由省委组织部、人社厅等十余部门联办的盛会,吸引了160余所高校近1.5万名学子。
3.入职指南针:文旅新赛道的通关秘籍
岗位金矿地图
长沙文旅行业急需五类人才:
数字文旅工程师:负责VR/AR场景开发、全息投影技术应用;文旅策划师:擅长文旅IP打造、节庆活动创意设计;遗产活化专员:具备文保知识+现代展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乡村运营官:懂农业、会经营、善传播的乡村振兴人才;研学导师:兼具教育理论和户外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师。
求职快车道
毕业生可重点关注:
“优才来湘”企业行:春秋两季组织赴重点企业实地考察;“书记校长直播荐才”:省内15所高校领导在线推介优秀毕业生;“就创先锋进校园”:百人宣讲团分享文旅行业创业经验。
技能充电站
湖南省文旅厅联合高校推出三大赋能计划:
“数字文旅训练营”:湖南省数字文化专业人才市场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启动运营,开展了无人机、主播、AI等系列培训;“星城文旅青骑兵”计划: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实训(铜官窑基地封闭教学),优秀学员可获“新花YOUNG”千万元授信。
长沙从不辜负青春。当岳麓山的枫叶再次染红湘江岸,那些带着梦想而来的年轻人终将发现:在这座“惟楚有才”的城市,每一份热爱都能找到归宿,每一次创新都能激起回响。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山水洲城间,属于青年人才的星辰大海正徐徐展开。
出品丨长沙市文旅广电局
策划丨星辰在线文旅频道
统筹丨航海日志
图丨文旅长沙、文旅星沙、掌上长沙 中人社传媒巩如泉
文/编辑丨子瑜 设计丨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