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9月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佳 通讯员 刘晴贤、彭睿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着力答好“两个融合命题”,持续擦亮革命文化名片,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长沙市文旅广电局积极推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以下简称八办旧址)本体修缮工程,于8月30日完成施工,9月3日面向公众恢复开放试运营。八办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积极抗战,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伟大抗战精神。9月1日上午,长沙市政协主席陈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鹰,市委党史政研室主任曾向阳一行到八办旧址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并出席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群众文艺展演活动。
(调研现场)
1日上午在八办旧址西坪广场,一场“湘土忆峥嵘 薪火照征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群众文艺展演吸引了百余名群众驻足观赏,合唱《勿忘国耻强中华》、群舞《黄河颂》、花鼓戏《沙家浜》等抗战主题节目形式多样,演出立足八办红色阵地,通过群众文艺形式重温三湘大地抗战岁月的峥嵘历程,将历史记忆转化为激励大众奋进的精神动力,凝聚起赓续荣光、砥砺前行的群众力量。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群众文艺展演活动现场)
据悉,为发挥革命文物“IP”效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本次八办旧址恢复开放为契机,还将于9月1日、2日晚上在旧址西坪放映抗战主题电影《国歌》《百团大战》;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邀请市民参与“一朵胜利花,万千长沙心”活动。
隐匿于城市平房区 更新中得以凸显
八办旧址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徐祠巷19号,原来处在一片密集的平房区,三面紧邻屋舍,从蔡锷中路由一个巷子口拐进来,位置隐蔽,环境逼仄。2016年芙蓉区政府组织在旧址周边开展了棚户区改造工程。八办旧址周边危旧房屋拆除,并初步建设绿化广场等设施,旧址得以在蔡锷中路东侧凸显出来,彼时因周边城市有机更新和相邻建筑拆除,八办旧址未达到对外开放条件,处于暂时闭馆状态。
(棚改拆迁前八办旧址及周边环境)
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 实施文物修缮工程
对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进行修缮保护,是国务院公布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十项安排之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也于今年上半年进入了工程围蔽状态,如火如荼开展本体修缮工程。本次修缮有效解决了八办旧址因自然因素、使用损耗和周边城市建设等多种因素带来的墙体开裂、渗水,屋顶漏水,木构件糟朽等问题。外立面按徐家祠堂的原有风格恢复成青瓦白墙,整体古朴韵味。
本次修缮还在西墙内壁发现一块石碑,记录了徐家祠堂在抗日战争中惨遭损毁,抗战胜利后,徐氏家族聚力重建的事迹。从侧面记录了长沙城经历的“文夕大火”之痛,反映了长沙人民在废墟上重建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修缮中发现深藏于西墙内壁的重建祠堂石碑)
修缮后恢复开放,整体焕发新颜
此次同步对八办旧址的周边环境也进行了修整维护。今年植树节,补种了金桂、乌桕、红梅等与其历史文化内涵相得益彰的树木,丰富颜色和景观,形成四季不同色彩与实景的融合美。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乌桕象征着经历过“文夕大火”的长沙依然生生不息,成为最具幸福感之城。在西坪铺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节选,从世界、中国和湖南三个维度,节选了大事年表,增加八办旧址的历史氛围,丰富历史展示。在参观游览的主入口处增加了景观石,凸显八办旧址的标识,让现代、繁华的五一商圈与长沙厚重的革命文化融为一体,彰显“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修缮后的八办旧址)
八办旧址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光辉事迹,见证伟大抗战精神。后续将继续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旧址的配套公共服务空间与设施,提升展示内容,恢复周边历史街巷风貌,建造高品质市民公共休闲空间,弘扬革命文化,增强市民的幸福感,打造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公共休闲功能的“长沙红”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