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星辰旅讯 > 株鲜记㉓ 攸水点琼浆:一块豆腐里的湘东密码
株鲜记㉓ 攸水点琼浆:一块豆腐里的湘东密码
来源:星辰文旅 | 作者:卿卿一审:刘琛二审:李若男三审:王重浪 | 2025-09-04

(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了了/摄)

  “八月黄大豆”倒入石磨,山泉水裹着圆润的豆粒在磨盘间流淌,如琼浆倾泻。

  这一幕在攸县延续了六百年——据《攸县志》记载,自明清起,这里的豆腐便以“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的工艺誉满三湘。

  攸县的豆腐江湖里藏着地理的密码。

  “攸县小吃神州俏,香干血鸭剁辣椒”,这首流传在攸县街巷的顺口溜,道出了豆制品与这片土地的共生关系,是深藏地脉的水魂给予了攸县豆腐灵魂。

  攸河上游的酒埠江,汇聚了禹王洞的矿泉、皮佳洞的阴河、柏市的温泉,微量元素丰富的活水点化黄豆,成就了无法复制的滑嫩。

  水质塑造的不只是口感,更是攸县豆腐的筋骨——香干炒制不散、焖煮不烂的韧性,正源于水中矿物质的奇妙作用。

  活豆腐颤如凝脂,油豆腐炸出金甲,盐豆腐经红糖卤水浸润,成就了后来名扬四海的攸县香干雏形。

  豆腐早已腌进了攸县人的岁时节庆——除夕的蒸盆里,百叶豆腐包裹着山菌与土鸡的鲜香;端午的粽角尖塞着油豆腐丁,吸饱了五花肉的油脂;“攸县豆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县志里的这句话,道出它超越贫富的餐桌地位。

  暮色漫过作坊屋檐时,新出的香干正在竹匾里降温。

  金黄油亮的表皮沁出细密水珠,如同酒仙湖的晨露凝在表面。

  这带着布纹的黄金片,从深圳大排档闯进上海世博宴席,让株洲游子在异乡看见它时,喉头便泛起山泉的清甜。

(酒仙湖景区供图)

  石磨停转时,最后一板豆腐正被送往村头喜宴。

  蒸笼掀开的刹那,白汽携着豆香升腾,恍惚间似见攸水奔流——六百年光阴,都在这方白玉中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