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行手记 > 小众“星”推荐 | 寻觅长沙“时空隧道”,回首也有绚丽风景
小众“星”推荐 | 寻觅长沙“时空隧道”,回首也有绚丽风景
来源:星辰文旅 | 作者: 盛富馨 了了编辑:谭芳值班主任:谭芳值班编委:林展翅 | 2023-12-15

     跟随时令,长沙步入了冬季。

  体感上,今年的冬季温和,少了几分凛冽。在不同于往年的温和冬季,长沙城依然沉稳以待,这大概是一个城市的包容。

  一个城市的包容,或许也是总有新鲜的事物吸引人往前走;又或许是会为人保留来时路上的每个脚印,待人回首,细细咂摸。这个冬日,趁着万物归于静,远离喧嚣,去寻觅长沙“时空隧道”,看一看来时路,问一问心。

  看吧,有时回首也有绚丽风景。

  一个字能承载多少内容?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是以汉字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内容分明。作为展示区的一楼内容看似不多,但其以细小如蚂蚁却有百般意蕴的文字为基,仍不失为有意思的地方。

  通过陈列刻于龟甲兽骨、青铜器、瓷器、石碑等载体上的文字,一楼展示区系统展示了汉字的发展演变史,那些与现代汉字造型相距甚远或是差别不大的文字,便是汉字一路走来留下的“脚印”,值得细细揣摩。

  在“百家姓壶”展示墙上,百家姓以壶的造型亮相,生动形象。行过此处,总会情不自禁地去找自己的对应姓氏,细细阅读配套的说明性小字,了解姓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同姓氏的名人,而后莫名地心生愉悦。

  在现代汉字造型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汉字也借由各种设计思路或手段实现生命力的再增长,展示发展的无限可能。无论是“无木哪有未来”的“未”,还是“去留两点两重天”的“净”,展示区的汉字以简单朴素的拆解或重组之法,展示无穷魅力。

  被展示区的一个字或者一个部首触动,要想执笔,可步入二楼的汉字美育体验学堂。这里不仅有可写下汉字的笔墨纸砚,更有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体验项目。

  拓、印、刻、涂等诸多主题的汉字艺术体验空间可令人联想与文字相关的诸多场景,容纳一个人与一个字的虔诚“对话”。此外,无论是拓、印,还是刻、涂,都讲求操作时的力道均匀和张弛有度,体验时难免产生穿越之感,重回最初学习写字的儿童时代,一笔一画,认真对待。

  当漫长的汉字衍变历史形象地在眼前铺展开来,那些穿越时空的墨点仿佛在脑海里重演“一个字”——年幼时学习的一个字,触及灵魂的一个字,深夜记录心境的一个字……

  冬日阳光正好时,适合去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走一走,不为其他,只为柔和的光束穿过玻璃打在木质的课桌一角,和谐得令人看上一眼都动容。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是伟人毛泽东的母校。通过浏览序厅和不同展厅陈列的图文资料,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励志苦读求真知,尊师结友敢实践。

  少年毛泽东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的不俗品质,也从这里获取了日后用于实践的真才实学。对于母校第一师范,毛泽东曾深情地回忆说:“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而今,毛泽东学生时代的课桌、床位等与图文资料相辅相成,为众多青年人讲述青年毛泽东的求学故事。这里也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为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引路”。

  于纪念馆内穿梭,追忆少年模样,也可“重回”少年模样。行走在纪念馆的廊道之间,耳边时常传来湖南第一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学生们的嬉戏打闹声,清脆、有感染力,引人好奇将目光投向廊道的另一端,穿过被廊道“设计”的光束,试图寻找年轻的脸庞。待到一声铃响,学生的朗朗书声和老师的讲课声又隐约地传了过来。

  如果恰好路过纪念馆内供给学生上课的教室,于门口或是窗外不经意地瞟一眼,可见学生于课桌前执笔端坐,目光紧紧跟随讲台上老师的粉笔落点,有激情地应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室内学生俯身记笔记和抬头看黑板的某一瞬间,偶尔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目光清澈,求知若渴。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对吗?”老师的提问简单直接,刚要应声作答,才发现自己置身教室之外,不再是学生。这种与学生身份时远时近的感觉时常出现,于听闻书声却找不到书声来源处的廊道之间,于木质座椅摆放整齐却空无一人的礼堂之中。置身其中,仿佛又是旁观者。

  下午四点过后走出纪念馆,可与湖南第一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的学生们一同走出校门,那种放学后的兴奋和急于与父母分享校园点滴的迫切感染力极强。临出校门,驻足回首,青灰色墙面的纪念馆面貌明朗,其数百年如一日的包容少年气,也自成少年气。

  偶尔回首,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

  在长沙这座繁华得灯火通明的城市,一些隐秘、私人化的情感仍然可以得到回应。趁冬日阳光正好,晾晒思绪,去那些走过,或者未曾走过却莫名熟悉的地方走一走,倾听心绪与现实触碰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