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行手记 > 在雪域高原自由歌唱
在雪域高原自由歌唱
来源:星辰文旅 | 作者:永清一审:刘琛二审:李若男三审:王重浪 | 2025-09-04

  诗酒趁年华,赏景亦如此,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成了这些年休假的常规动作。今年7月底,和同学朋友情相约,一行5个家庭10人分成两路飞赴成都集结。成都这些年大家都来过,宽窄巷的熙攘、武侯祠的厚重、太古里的繁华早已感受,因此成都没过多停留,晚餐在东郊记忆体验火锅美食、欣赏川剧变脸后,第二天一大早便登上如约而至的包车,一路向西朝四姑娘山进发,开启为期十天的川西环线之旅。

  车出成都市区,窗外的风景如一卷被风揉皱的长轴,渐次铺展成起伏的山峦,驶过天府之源、水利鼻祖的都江堰,就开始有了川西高原的气息,酷热的天气也逐渐变得凉爽起来。这个时候,云雾也漫上来,裹着黛青色的远峰,恍若泼墨山水里浮动的留白,我倚在车窗边,看阳光穿过云隙,将斑驳的光洒落在蜿蜒的溪上,恍然惊悟已踏入这片横断山脉的秘境。

  路过汶川映秀,车窗外已下起了倾盆大雨,仿佛在诉说着十七年前那场催人泪下的一幕。朋友去年到此参观,说这里很有教育和启发意义,跟司机商量稍作停留,大人带着孩子们下车去参观。于是我们心情沉重、举伞同行,在抗震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前肃立凝望,感叹灾难无情,感悟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在家国情怀广场上砥砺初心,感受守望相助的抗震情怀,接受苦难兴邦的爱国教育。

  艰难地翻过险象环生的巴朗山,一路下坡轻松到达猫鼻梁,司机抓住机会挤了个停车位,我们一下车便幸运的远眺到四姑娘山。四座雪峰犹抱琵琶半遮面,最高峰幺妹峰披着终年不化的银装,在光线衬托下显得分外妖娆。山脚下的藏寨飘起袅袅炊烟,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红黄蓝绿的布条翻涌成彩色的浪涛。偶有车辆的鸣笛声撞碎空旷山谷的寂静,黑白相间的牦牛群慵懒地走过草甸,铃铛摇出的旋律混看溪涧叮咚,竟谱成了此刻川西高原上最动听的乐章。

  到达小金四姑娘山镇已是中午,和偶遇老乡一同畅观《神山下的婚礼》,沉浸式体验了男女成年、爬墙求婚等独具藏区特色的活动。第二天踏进心仪已久双桥沟,只见湛蓝如洗的天空下,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草坪在夏日铺展成柔软的绿毯,随处可见的溪流在钙化作用下更加色彩斑斓,它们似乎被大自然的妙手丹青精心雕琢一般,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巨幅油画。如果说雪山、草甸、瀑布、溪流、以及高原上特有的蓝天白云是川西的本色,那么长坪沟应是所有这些美景的大成,它似遗落人间的仙境,目光所及,美不胜收、美得令人窒息。

  走出双桥沟,正值艳阳高照,雪融成溪叮咚作响,似为远道而来的我们奏响离别的琴弦。突升的高温督促我们匆匆登上凉爽的车厢,熊猫大道一路蜿蜒曲折,河谷秘境竞相舒展。在雅拉雪山观景点停车远望,莲花宝座令人遐想。车过小金县城,转入大渡河狭谷地带,遇到此行最复杂路段,路上滑坡泥石流坑坑洼洼,路下悬崖万丈水流湍急,令人心惊胆战,最终平安抵达“千雕之国”“一线城市”丹巴县城。甲居藏寨就在县城边上,深入藏居打卡、一揽藏式风情。

  在墨石公园,糜棱岩石林在光照下泛着灰色的冷光,土拨鼠被游人投喂得胖胖的,一动不动地憨在那里,好像在异域星球上聆听大地骨骼的裂响。当塔公草原在眼前豁然展开的那刻,连呼吸都变得轻盈起来。无边无际的绿浪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格桑花举着紫红的小喇叭,蒲公英撑起毛茸茸的伞兵队列。此刻,凉风自由行走,美景扑面而来,大家一扫旅途疲惫,相互打卡留念,直叹不虚此行。

  车出塔公草原,不远就驶上了号称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公路。“此生必驾318”是当下旅行的热词,这个金句宣传了这片热土,振兴了链上产业,打造了网红主播,带动了藏民富裕,促进了藏区发展,也多少次令人心神向往。我常常在想,当一条路和人生的目标捆绑的时候,这条路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无法替代的价值。此后600多公里来回穿行也充分印证这点,无论是鱼子西夕照金山,还是折多山山路十八弯悬崖险要,还有毛垭大草原的连绵壮阔、勒通古镇人文厚重等等,车行318,恰似走进了风景如画的山水长廊之中。

  晨雾未散时,匆匆从新都桥往稻城亚丁赶,途经洪荒之貌的石子山,到稻城亚丁已是华灯初上。第二天,乘摆渡车出发,但见路悬于半空,曲折盘旋,一侧绝壁,一侧深谷,车子颠簸前行,有惊无险。车过亚丁村,至扎灌崩,视野逐渐开阔,流水旁,杨柳婀娜,转经筒伴着水声浅唱低吟。山腰处,碧水映衬,冲古寺白墙金顶庄严肃穆。更远处,央迈勇、仙乃日雪山直插云天,在这里无需刻意寻景,处处皆可入画。美景值得,大家克服鼻血、高反等不适互助共勉、勇毅攀行,当看到牛奶海的宁静圣洁,五色海的惊艳神奇,一路走来经历的身体磨砺,在此刻已然不值一提。

  归途经过泸定桥,铁索上的凹痕还留着历史的余温。湍急的大渡河水咆哮奔涌向前,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泸定特大桥如巨龙高悬天际、飞架南北。对岸茶马古道残存的石板路上,深辙浅印里嵌着多少背夫的脚印,如今只剩风穿过隘口时发出的鸣咽。站在摇晃的桥面上往下看,眩晕感混着热血直冲头顶,22名革命勇士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一直激励着我们,一行相互搀扶在险象丛生、尖叫不断的桥面来回体验了一趟,算是一次践行使命、致敬英雄的爱国教育吧。

(作者永清在川西旅行途中留影。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朋友说,你写川西,就不能只写川西的美景,还要写10多个小时的一路颠簸,遇到落石泥石流的危险,写海拔4700米的缺氧晕车,不能洗澡难、入眠的艰辛,写公路经常堵得一塌糊涂,公共卫生不尽如人意的诟病,写一天有四季、随时被雨淋湿的变幻,写土拨鼠的可爱与秃鹫的苍凉。当然,还要写稻城县城牦牛肉汤锅的鲜美,品尝青稞酒、酥油茶的那份甘醇,央仓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浪漫,“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说了不想来,来了还想来”的难舍之情。

  车轮碾过成雅高速劲驰成都时,暮色已浸透天府之国的烟火气,友人早已订好酒店、备好饭菜来扫却一路风尘。回首西望,重重关山之外,那些川西美景,都终将被时光的河流冲刷成荒滩的沙棘。记忆深处最动人的,还是支撑启程的动力热忱、朝夕相处的温情守望,大家在飞机上、车厢里、景区中,吸氧气、问寒暖、谈感受,看神山飞瀑、议世事浮沉,甚至还聊点小资和风月,讲些成长的故事和建议,那种有说有笑、无拘无束,温柔了岁月,厚植了情谊,绘筑成川西之行最暖的底色,演绎成生命中最令人动情和向往的场景。

  原来旅途的意义,所谓诗和远方,不是到过哪些地方、看过哪些风景,而是生命中平凡如你我,依然愿意成为彼此温暖的灯,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人生之旅,激励我们携手热爱、穿越风雨、励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