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领航者说 > 文艺访谈丨阿酥:写想写的故事,网络作家有无限可能
文艺访谈丨阿酥:写想写的故事,网络作家有无限可能
来源:长沙文艺 | 作者:朱敏 | 编辑:刘琛 | 2025-08-18

  阿酥,纵横小说签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中级,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期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学员。作品《筑梦边疆》入选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名单。


  一根带着露珠的黄瓜,一句萦绕耳畔的乡音,在新疆特克斯八卦城喧闹的菜市场里,悄然叩开了一位网络作家的心门。湖南女作家阿酥,就此告别驾轻就熟的仙侠幻言,一头扎进边疆热土的火热现实。

  今年6月,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名单揭晓,《筑梦边疆》赫然在列,其作者就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纵横文学五星荣誉作家阿酥。

  “写作就是这么神奇的事情,埋下种子的那天,施肥浇水的过程中,都无法料到能开出怎样的花。”我们在一家文艺小店里对谈,阿酥靠着抱枕轻笑,“我一直觉得,网络作家有无限可能。但无论走多远,初心永不变:写自己想写的故事。”

  2024年7月,阿酥去新疆旅行,在特克斯八卦城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此起彼伏的河南乡音让她这位河南周口籍作家倍感亲切。更触动她心弦的是一位卖菜大爷的质朴热情。听到她用河南话打招呼,老人随手递来一根自家种的黄瓜,笑容里满是善意。

  后来她发现,新疆也有很多湖南人。她知道湘军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也知道“八千湘女上天山”。“这些河南人、湖南人,为什么会远离故土扎根这里?新疆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这朴素的疑问,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回到湖南后,她四处搜寻资料,在零散见闻中寻找创作素材。刚开始,她想写河南人群体性迁徙,到新疆捡棉花的故事,但苦于资料有限无法展开。恰巧七猫纵横要联合举行“2024七猫文化润疆——网络作家新疆行”活动,她毫不犹豫报了名,在编辑的支持下,踏上了南疆探索之旅。

  她随队采风,感受到十二木卡姆以及新疆歌舞表演的文化魅力,了解到果农垦荒盐碱地、用滴管带节水、龙卷风会掀翻厂房、车辆会在横风区躲进避风港,更在当地博物馆里,看到国家援疆为当地带来的种种改变……

  “如果不到现场,我想破脑袋也不会知道那么多知识和故事。这些真实的边疆图景,为作品注入了更真实的生命力。”阿酥亲身感受着这片热土上涌动的生机与活力,无数背井离乡、建设边疆的奋斗者身影,特别是那些坚韧女性的故事,深深震撼了她。

  这些鲜活的见闻与思考,凝聚成《筑梦边疆》的灵魂。小说的核心人物谢慧英,正是阿酥所见所感的艺术升华。故事始于2010年国家对口援疆政策出台后,谢慧英的丈夫看中了南疆的发展前景,前往承包果园,却不幸因营救民族同胞而牺牲。面对家庭顶梁柱的坍塌和果园濒临倒闭的困境,谢慧英顶着嘲笑与打压,拒绝带三个孩子回河南老家,以柔弱之躯扛起家庭与事业的双重重担。

  阿酥用细腻有力的笔触,描绘了谢慧英在南疆的艰难创业史诗:资金短缺,她引入订单农业模式获得贷款;技术难题,她学习先进的芽接技术,提升果园品质;同行刁难,她以德报怨,招收当地贫困户和聋哑人为员工,为他们提供谋生门路和稳定收入。她不断学习进步,克服风灾天气、果子滞销、盐碱地改造等重重困难,还支持大儿子去学习十二木卡姆,传承新疆的传统音乐文化。

  在援疆政策帮扶和各民族同胞帮助下,谢慧英不仅让果园重焕生机,更创立了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逐渐从被帮扶者转变提升为群体领袖。她与湖南社区团购合作,在上海参加展销会,探索发展沙漠种植,闯出了一条“从果园到舌尖”的致富通途。

  “当写到谢慧英带领乡亲们在沙漠边缘种出希望,创立起属于大家的企业时,我在电脑前忍不住热泪盈眶。”阿酥坦言,“这就是我想书写的中国故事,关于个体的坚韧成长,关于民族团结的力量,关于时代政策下普通人的奋斗与梦想。”《筑梦边疆》这条主线,不仅是一个女人的创业史,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

  阿酥做过物流公司职员,跟爱人一起开过网店。从看小说到写小说,她的网络文学创作生涯有鲜花也有荆棘,她始终甘之如饴。唯一让她想放弃的时刻,是在她成为母亲的那一天。

  在2025年全国网络女作家培训班上,阿酥对80多位同行坦诚分享:“生育确实曾让我动摇,时间被切割成碎片,精力永远不够用。”然而,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尿片与键盘间的切换与坚持中,她领悟到:独立就是在拥抱多重角色时,依然保有定义自我价值的力量。

  她学会了将育儿的琐碎与体悟转化为创作养料,将对生活矛盾的观察融入笔下的故事,这种转化恰恰成为她作品生命力和真实感的源泉。这份坚守,也支撑她走过现实题材创作的“阵痛期”。

  阿酥并非文学新人。入行12年,她已凭借《重生八零幸福生活》登顶平台畅销榜,不仅被评为“2018年最具潜力作品”,还进行了有声改编;作品《女主她以武服人》也入围了第三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长篇单元复评,同样进行了有声转化。

  尽管2022年参加过湖南网络作协举办的“现实题材高级研修班”,但从擅长的年代重生、仙侠古言、灵气复苏领域,转向需要深厚生活积累和严谨考据的现实题材,尤其是涉及边疆发展、民族政策、农业技术等专业领域的《筑梦边疆》,对她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这本书是我写得最艰难的,但写出来之后,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前所未有的。”阿酥感慨不已。全书不到20万字,她写了大半年,在网上查阅了海量资料,啃下了《亲历激情岁月》等实体书籍,制订了大纲细纲,正文也在写完三万字后全部推翻,直到第三版才定稿,砍掉所有不够重要的支线,专注写女主从失偶农妇到技术先锋再到产业领袖的蜕变历程,在产业扶贫、政策援疆和科技助农的故事中,彰显国家共同富裕的决心。

  网络小说动辄上百万字,如何在20万字内把故事写清楚、写好看,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在精雕细琢的过程中,阿酥获得了飞速提升。小说在网站连载后,目前已签约出版,流程正在进行中。“编辑曾想让我删减,看完以后说,确实一环扣一环,删不动。”阿酥甜美地笑了。

  回望阿酥12年的创作生涯,“不设限”与“守初心”如同双螺旋般交织上升,构成了她清晰的成长轨迹。

  从仙侠世界的快意恩仇,到言情故事的缠绵悱恻,从年代文里的家长里短,到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她努力尝试各种题材,每一次跨越都是对舒适区的挑战和对创作可能的探索

  这位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90后姑娘,扎根长沙,成家立业。从一名网络文学新人,辗转于起点女生网、云起书院,到如今成为纵横文学五星荣誉作家,拥有湖南省作协会员、省网络作协会员、长沙市网络作协理事等多重身份,还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22期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等多次学习培训,每一步都印刻着她对专业成长的追求。

  对阿酥来说,网络小说就像一座桥梁,可以让大家在文字中丈量世界的广度,在心里衡量故事的深度。她认为,网络作家的作品要追求市场认可,更应注重社会价值承载。“简单来说,你的作品敢不敢拿给自己的孩子看,让孩子为你骄傲?”

  她觉得,只要保持初心,网络作家有能力突破想象边界,抵达更广阔的创作疆域。而阅历的沉淀,会让故事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本文作者与阿酥〔左〕合影。图片均由 李若男/摄)

  当谢慧英在《筑梦边疆》的书页里闯出生机盎然的致富路时,阿酥也在文学的浩瀚疆域中,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更为壮丽的破茧成蝶。

  她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勇气、坚守与无限可能的绝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