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逛书店,我看到展示台最显眼的地方放着《西游记》一时愣神,书店服务员见我盯着书,便拿下来说:“先生这版请了著名设计师和插画师全新打造,无论是收藏还是送人都很不错。”我接过书,抚摸精美的封面,说:“真好看,可惜我买不起。”朋友调侃说:“有你舍不得买的书?你喜欢,借钱都会买!”我放下书说:“我真买不起《西游记》。”朋友疑惑地盯着我。“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年级的男孩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但电视每天只播两集,迫切想知道后续剧情的男孩缠着母亲买传说中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正值暑假末,新学期母亲也需要一本新的教辅书,便答应男孩去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书。
坐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大巴,母子两人来到了新华书店的书架前,母亲挑选了一番,选了一本儿童简装版的《西游记》给男孩,男孩拿到手翻开,里面尽是带着拼音的文字,少有插图,和电视剧里活灵活现的剧情差距甚大,便兴味索然,跟着母亲挑选完教辅资料后来到收银台结账,排队的时候,男孩看到展示柜上有一本封面画着孙悟空手拿金箍棒痛打白骨精的《西游记》,跑过去翻开,里面全是和封面一样漂亮的图画,只有图画底下有几行小字介绍着基本剧情,男孩如获至宝抱起这本精美的《西游记》跑到母亲身边,说:“妈,我要这一本,这一本好看。”母亲好奇地接起书,当她翻看到封底时,眉头微皱说:“这一本书全是图画,你看了学不到东西,我们还是买选好的那一本。”男孩不满地说:“不,我就要这一本,这一本好看。”吵闹声惊动了周围的顾客,母亲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说:“不要在书店大喊大叫,听话,乖。”便把精美的书放回了展示台,拿回了那本儿童简装版《西游记》递在男孩手里,男孩一把推开母亲说:“我不要了!”便哭着冲出书店,蹲在书店门口的树下哭泣。大概几分钟后,母亲提着新华书店的袋子出来,走到男孩面前,晃了晃装书的袋子说:“儿子走啦,回家看书去。”男孩带着哭腔说:“我不要,我不看!”母亲从袋子里拿出那本精美的《西游记》说:“你不看,我就退了哦。”男孩立马站起来,抢过书,不顾眼泪和鼻涕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母亲弯下腰用纸巾给男孩擦干净眼泪和鼻涕说:“妈答应给你买的书已经买了,你要认真看才行。”男孩立马应允,边走边翻看着里面的图画,获得胜利的男孩,没有观察到拿出精美的《西游记》后装书的袋子空了。
坐在回家的大巴上,男孩指着书里漂亮的图画跟母亲讲情节,母亲指导男孩认图画底下的小字,车窗吹进来的风,吹得纸张发出轻轻的响声,这曾是男孩童年里美好的画面,现在却是男孩无法走出的愧疚。
往事就是这样的,当时不被注意的细节,一旦被提醒或者激活就会成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存在。时隔好多年男孩才知道,母亲当时只带了一百多块,两人往返县城的车费需要四十元,而那本精美的《西游记》定价50元,如果母亲还要买教辅的话,就没有回家的车费了。
后来,男孩看了很多书,房间里书柜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书,被换下的书塞满了又一个又一个箱子,但他再也没有买过一次《西游记》,四大名著里男孩没有完完整整看完过的也只有《西游记》。
朋友说:“懂了,《西游记》成了一个心结,不过男孩懂事后跟母亲说清楚,对母亲好不就得了。没那么复杂。”我摇摇头说:“你肯定看过鲁迅先生《风筝》,先生的痛苦的是他已无法求得宽恕,因为弟弟对往事已漠然忘却。对男孩而言也是一样,他无法消除的愧疚来源于母亲根本没有把他认为无法释怀事情放在心上。”
大学时,母亲跟男孩一起整理书柜,感慨一句:“看着书柜上的书一批批的换,从漫画绘本到小说散文再到现在这一柜子专业书,我们家小田也长大了。”男孩一惊,一句“长大了”勾起童年买书的往事,他鼓起勇气跟母亲谈起《西游记》,母亲听完很是惊讶说她压根没有记得有这一回事,让男孩不用上心。待母亲走后,男孩关上房门趴在书堆上哭了好久,在泪眼模糊中他看到了无数类似买书情节的牺牲,而就在前几分钟男孩还认为他从一件往事中懂得了感恩,企图用微弱的懂得消除内心的愧疚,回报母爱。而母亲却不认为这一切是一种牺牲,是生活的日常……
讲故事的人哽咽。
朋友收起听故事的人的微笑,拿起书店的贺卡写了一句话递给我。
“一辈子也无法消除的愧疚,一辈子也买不起的《西游记》。”
在泪眼中,从油墨里,我又看到了那个空了的新华书店袋子,看到了里面装满的母爱。
【作者:田丙辉,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现任湖南师大附中星沙实验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学校银杏文学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