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早已陷入这沉淀千年的风韵,也许是抬头初见的落影,又或许是手中初现的成品。作为一个零零后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总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热爱,大约是春节时鲜艳的门笺,引起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探索,从镂空的纹样到风吹动的光斑,它寄托着虔诚期盼吉祥如意,也承载着千年文明古老技艺。那一张红彤彤的纸,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在剪刀张合下裁出质朴而丰满的线条,拥有着独属于人间的烟火气息。慢慢的,自己也摸索尝试,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逐渐圆润,图案由刻板慢慢生动,然后书本里夹满了火红的浪漫。
(作者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学剪纸的方法)
2023年在雨花非遗馆,又重拾了那份书页里夹藏的热爱。有幸进入到湖南雨花非遗馆非遗实践导师第八期培训班,在这里学习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与重要特征,同时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青年需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先辈们智慧凝结的文化遗产。非遗教学不单单是传授制作技艺,更多的是要培养新时代青少年正确的文化认同感与时代使命感,将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美育教学,既要保留其古老的艺术特点,又要开拓创新大胆尝试。
(在湖南雨花非遗馆得到专业指导和培训)
第一次线下培训,见到了湖南省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张询老师,老师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讲解中国剪纸的历史起源、创作技法、地域特点、代表人物等。一把剪刀,剪出中华文化符号,延续民族文脉艺萃,剪纸是民间艺术,也是历史记忆,丰富多彩的构图、率真质朴的寓意,承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散发着浓郁的原始趣味和民俗美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副团花在手中仿佛从平平无奇的纸张获得重生,随后张询老师又为我们介绍了湖南剪纸的两大知名代表,踏虎凿花与梅山剪纸,赞叹之余,不免的心生敬畏,中国剪纸多样且广泛,它们甚至拥有独自的名字,就好像一个鲜活的生命,等待着世人去发现它璀璨的魅力。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给我们打开了浩瀚庞大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如果了解过非遗工艺,那么一定会无法自拔地迷恋上它,因为它的魅力穿越千年而来,并不断地散发着勃勃生机,人生能找到一种自己热爱的方式表达自己,一定是很幸运的。
(为沅陵县野柘村的孩子们教授剪纸)
(作者团队赠予当地村委会的剪纸作品)
新时代青年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七月,跟随湖南开放大学团委师生组建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服务团委赴怀化市沅陵县野柘村,通过人文讲解、作品展示、技法介绍、手工创作等一系列环节,给当地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非遗剪纸课程。小心翼翼剪下一片片精致的图案,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剪纸世界,剪刀辉映间似乎看见了孩子们那闪闪发光的青春梦想,充满欢乐的课堂上,孩子们用心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用双手创造出属于他们的艺术品,也许此刻手中的窗花应该贴在他们人生最明亮的窗廊。
【作者简介】
朱子宇,出生于2002年,邵阳市新宁县人,目前就读于湖南开放大学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零零后传统文化爱好者,热衷于诗词、写作、汉服、剪纸等传统艺术。